歡迎訪問新鄭鄭銀村鎮銀行!

0371-87088111

快速導航

手機二維碼

版權所有?新鄭鄭銀村鎮銀行          豫ICP備16037505號-1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  鄭州

友情鏈接:

新聞中心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普惠金融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電子銀行

客戶服務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黨群建設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關于我們

新鄭鄭銀村鎮銀行

聯系地址:新鄭市玉前路慶都首府23號樓

聯系電話:0371-86622099 0371-86656767

微信公眾號

>
新聞中心_詳細

突破“整村授信”瓶頸 賦能鄉村振興

分類:
三農資訊
作者:
李文玉 李丹
來源:
金融時報-中國金融新聞網
2021/10/11 09:52
瀏覽量

  “整村授信”作為涉農金融機構普惠金融的一種創新性嘗試,以行政村為單位,對符合條件的農戶進行批量授信,將金融服務延伸至農村的“神經末梢”,有助于解決農戶貸款難題,發展壯大鄉村產業,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。但目前涉農金融機構在推進“整村授信”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難題,亟待破解。

  “整村授信”面臨的瓶頸

  客戶信息采集存在阻滯。一是農村“空心化”現象較突出,客戶群出現斷層。農村地區普遍存在“空心村”情況,不符合授信條件的老年人居多,青壯年群體多在主城區打工,人員難聚集,個人信息收集難度大。二是農戶對個人信息采集存有顧慮。部分農戶對涉農金融機構“整村授信”業務了解不足,對客戶經理的信息采集工作存有戒備心理,擔心個人信息泄露,對信息采集和建檔工作配合度低。

  “整村授信”認知度不高。一是宣傳機制不健全。涉農金融機構與政府部門對“整村授信”的宣傳聯動有待加強,對“整村授信”業務的宣傳推廣主要依靠機構自身,宣傳效果不夠理想,制約了“整村授信”業務的推進。二是宣傳渠道單一。目前涉農金融機構對“整村授信”的宣傳主要集中于線下,線上新媒體宣傳手段運用較少,宣傳內容缺乏吸引力,宣傳效果不佳。三是宣傳廣度不足?!罢迨谛拧睒I務的全面推廣依賴于農戶對“整村授信”業務的認可和積極參與,但目前農戶普遍對“整村授信”業務模式和益處了解不足,“整村授信”業務在農村區域宣傳覆蓋面有待拓寬。

  保障機制有待健全。一是激勵不足?!罢迨谛拧弊鳛槠栈萁鹑诘囊环N創新性嘗試,涉農金融機構發放涉農貸款受到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影響,但目前“整村授信”的激勵措施不足,難以充分調動拓展“整村授信”業務積極性。二是農業風險分散機制尚未建立。農業受自然災害及農產品交易行情影響較大,缺少農業保險等風險分擔途徑,農村經營風險無法有效分散和轉移,涉農金融機構投放涉農貸款面臨的潛在風險較大,制約“整村授信”業務的拓展。

  隊伍建設存在短板。一是“整村授信”客戶經理人員不足?!罢迨谛拧鄙婕暗膯喂P業務金額較少,授信戶數較多,基層走訪調查需要下沉至鄉村,深入田間地頭,逐戶上門采集客戶信息,工作強度大,人員嚴重不足。二是客戶經理業務水平有待提升?!罢迨谛拧惫ぷ骶哂幸欢ǖ臉I務交叉性,需要客戶經理掌握專業金融知識、農業知識及農村政策法規,需熟悉當地經濟特征及農戶基本情況。但部分客戶經理對當地民情、經濟特征及農戶情況了解不足,業務素質與“整村授信”崗位需求不匹配,難以準確甄別客戶,不易識別貸款潛在風險。

  突破“整村授信”瓶頸的建議

  多管齊下,疏通信息梗阻。一是找準對象,精準采集。涉農金融機構需借力村委會,提前獲取農戶的基礎信息,篩選適齡、信用良好的農戶,制定授信白名單,逐戶走訪,逐戶授信,實現精準授信全覆蓋。二是分組走訪,錯時服務。涉農金融機構根據不同年齡、崗位及工作經驗,對客戶經理進行分組,經驗豐富的客戶經理與新員工搭配走訪,結合當地農戶的作息規律,調整走訪時間,摸清農戶資產及負債、生產經營、信用記錄等情況,錯時收集農戶信息。針對農村區域從事房產裝修、建筑、快遞及貨運等不同職業的農村從業人員的金融需求,制定個性化的授信方案,提高金融服務能力。三是借力村委,推進授信??蛻艚浝聿杉r戶個人信息時,邀請村委人員陪同,逐戶上門走訪,幫助農戶消除對個人信息泄露的顧慮,推動農戶積極參與信息采集工作。

  多維推進,織密宣傳網絡。一是創新宣傳機制。涉農金融機構借助村委會靠近基層、貼近農戶的優勢,聯合村委人員向農戶宣傳推介“整村授信”業務,形成“政府搭臺、村銀合作、百姓受益”的宣傳格局,切實提高農戶對“整村授信”的認知度。二是拓展宣傳途徑。涉農金融機構拓展“整村授信”線上宣傳渠道,利用新媒體平臺發布“整村授信”短視頻及漫畫等,增強宣傳的趣味性,改進“整村授信”業務宣傳效果。三是拓寬宣傳廣度。涉農金融機構要深入基層一線,定期開展“整村授信”進鄉村集中宣傳活動,向農戶廣泛普及“整村授信”業務模式、益處等內容,使農戶明晰“整村授信”業務是將“農戶申貸”的被動服務轉變為“銀行送貸”的主動服務,解決農戶貸款難、貸款貴問題,提高農戶對“整村授信”的認可度和參與積極性。

  多元推動,筑牢保障機制。一是強化激勵,提高整村授信業務拓展積極性。涉農金融機構可考慮“整村授信”增量獎勵政策,通過補貼、獎勵優惠等引導擴大涉農信貸資金投放,優化涉農資源配置,拓展“整村授信”業務。二是加強農業保險體系建設,強化風險分擔力度。大力開發地方特色農業保險險種,針對不同的農業經營主體的實際需求,設計多層次、可選擇、高保障的農業保險產品,拓寬農業保險覆蓋面和保障水平。針對政策性農業保險,強化政府政策傾斜和資金補貼,建立農業巨災風險分攤機制,緩釋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信用風險,推動金融機構更好地支持“三農”發展。

  多策并舉,做好隊伍建設。一是充實“整村授信”客戶經理隊伍,優化人員結構。銀行機構加快推進自助智能設備普及,助力柜面業務分流,加快銀行內部柜員轉型,充實“整村授信”客戶經理人員隊伍,有效彌補客戶經理隊伍不足的問題。定期考核客戶經理授信增量、信貸質量、合規操作及廉潔情況,對不能勝任“整村授信”工作的予以退出,不斷優化客戶經理人員結構。二是強化教育培訓,提升人員素質。銀行機構定期組織客戶經理參加“整村授信”業務培訓,對金融知識、農業知識、農村政策法規等進行集中學習,有效提升客戶經理業務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。在人員調整過程中注重新老搭配,發揮老員工對新上崗員工的帶動作用。三是實施激勵措施,激發工作動力。建立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,對已盡職但出現風險的項目,可減免信貸人員責任。強化對客戶經理的正向激勵,對客戶經理基層走訪工作給予一定的補助,激發客戶經理工作動力。

免费一级婬片A片免费手机网站